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长江禁渔损失10万吨渔获,为什么黄河10年禁渔偏偏“胎死腹中”?

2022-09-20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1、长江10年禁渔已打响,黄河禁渔起步晚长江10年全水域禁渔2020已正式实施,现在已进入第三个年头。与之相对的......

1、长江10年禁渔已打响,黄河禁渔起步晚

长江10年全水域禁渔2020已正式实施,现在已进入第三个年头。与之相对的是,我国第二长河——黄河还停留在阶段性禁渔,不免要问黄河实施全水域禁渔有无必要性,以黄河现有的水资源、鱼资源还能挺多久。

为搞清这个问题,先说一下长江为何禁渔。长江禁渔简单来说是为恢复往日富饶的渔业资源,改变如今“无鱼可捕”的现状。

长江水域用“无鱼可捕”虽有点夸张成分,但如果按照现状持续下去并非“危言耸听”。上世纪80年代初期栖息在长江水域里的野生鱼种高达435种,单是特有鱼种就有183种,是我国名副其实的鱼种基因库,然而2019年水产部门再次调查竟有130多种鱼种消失不见。与此同时,长江上游至少有79种鱼生存环境恶化,存在灭绝危险。

除了消失的鱼种外,现有鱼种产量早已今非昔比。以长江刀鱼为例,50-80年代是长江刀鱼产量的黄金期,每年基本在2000吨以上,1974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5300吨。而2003年以后刀鱼产量急剧下滑,年产量竟降至了100吨左右,最近几年更是只有几吨,价格由过去的几元钱/斤,暴涨到现在的6千元/斤,而大多数情况下有价无市。

长江渔业资源减少的原因众多,比如过度捕捞、水质污染及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等等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在这种情况下,实施禁渔再配合污水治理是最必要的事情。

那么黄河水域真没有实施10年禁渔的必要吗?

事实情况是,黄河渔业资源和长江相比,半斤八两、谁也别说谁。

上世纪80年代有191种鱼活跃在黄河水域,等到了2008年我国渔业部门再次统计,黄河里的鱼种数量已锐减到了82种,相比之前鱼种减少了57%,单这点已超过长江。像雅罗鱼、北方铜鱼等知名鱼种已彻底不见,而黄河刀鱼、黄河鲤鱼成了稀缺鱼种。

比如北方铜鱼,北方铜鱼俗称黄河鸽子鱼,曾广泛地分布在黄河中上游水域。上世纪60年代仅是宁夏河段年捕获量轻松达到15吨,高峰期则超过20吨。问题是80年后随着黄河水质恶化、过度捕捞,特别是青铜峡建成而引发的产卵场破坏,北方铜鱼产量每况愈下,2016年后再也未曾见过北方铜鱼了。

与北方铜鱼类似,黄河鲤鱼曾是黄河水域里的“鱼中之王”,古人曾用“岂其食鱼,必河之鲤”反衬黄河鲤鱼的美味。建国初期河南段年产量一度突破15万公斤,而现在若是能捕获一条黄河鲤鱼是一件轰动的事情。生活在黄河岸边的老渔翁竟10年时间再未见到一条纯野生黄河鲤鱼。某酒店出价1万收购一条黄河鲤鱼,提前3个月放出消息,最后连一个有效信息也未收到。

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,黄河应效仿长江实施长期禁渔。

2、黄河实施长期禁渔的可行性

长江在实施10年禁渔之前,早在2003年起即实施全水域阶段性禁渔,而黄河在2018年才实施,即每年的4月1日至6月30日为期90天。需要承认的是,为保护黄河中上游鱼资源,甘肃、宁夏、山西等河段也曾实施阶段性禁渔,但全水域禁渔比长江滞后多年。

长江水域之所以不再延续阶段性禁渔,而是实施10年的长期禁渔,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鱼苗的更好成长、繁育。我国主要淡水经济性鱼的性成熟时间为3-4年,也就是说鱼种可实现2-3个世代繁育,利于增加稀有鱼种数量。

目前黄河实施的阶段性禁渔,其实有不小的缺点。禁渔期内鲤鱼、鲫鱼、刀鱼的确可孵化幼卵,问题是这些幼卵最多有90天的生长期,有些器官尚未发育成熟,无法抵御较为恶劣环境。

特别是黄河两岸猖獗的滥捕、电鱼,偷捕者甚至使用迷糊阵、绝户网将大小鱼一网打尽,禁渔期结束之时反而成了幼苗的死亡之时。老渔翁曾这么评论黄河禁渔:只保护婴儿式的鱼苗,不保护童年式的幼鱼,白忙一场。

另外黄河的渔获资源也是部分人反对禁渔的理由。资料显示长江年捕获量为10万吨,黄河年捕获量仅为6.5万吨,看似数量挺大,但仅占我国渔获总产量的千分之一,黄河鱼产量基本可忽略不计,全年禁捕丝毫不影响民众的渔获供给。

黄河到底能否实施长时间禁渔,相关部门人员曾做过探讨。部分专家给出的理由是,成千上万的渔民依靠黄河捕鱼才能解决生计问题,并且与渔民的失业补贴等问题始终无法达成统一,这是黄河水域难以效仿长江10年禁渔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这一点可看一下长江。截止到2021年,长江水域共退捕上岸的渔船是11万艘,涉及渔民23万人。按照黄河的捕鱼量,所投入的资源应低于长江。

但问题是,如果真禁渔10年就一定能较好地恢复渔业生态吗?恐怕也不见得。

除了过度捕捞外,水质污染、水利设施及河水含沙量过高等都是阻碍黄河鱼资源恢复的重要因素,而它们对杀伤力甚至远大于捕捞。

以水电工程为例,黄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横跨三大地形阶梯的河流,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。整个黄河水域至少有219座水库设施,绝大多数水电大坝首尾相连,意味着相当部分的鱼种难以逆流而上、顺流而下,对其正常的繁衍设置了巨大障碍。

再说水质污染。需要承认的是,黄河上游水质尚可,到了中游随着工矿企业增多,水质迅速恶化。最严重的时候,黄河以占全国2%的水资源承担了7%的化学需氧量及6%的废污水,每年因污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。以至于部分鱼因无法抵抗水质恶化或畸形、或鱼苗大减、或彻底消失不见。尽管现在黄河水质已大幅改善,但影响依然存在。

另外根据政策等到了2030年黄河水将实现全线通航,届时最高500吨的船只可从中上游跨出发跨省、跨区段直达渤海。诚然利于黄河沿岸省份的经济、文化往来,但也客观加大了黄河治理难度,包括对鱼的正常繁衍也有一定影响。

假设黄河10年禁渔真正实施,恐怕单采用禁止捕捞这一措施,缺少其他针对性的配套方案,鱼资源恢复将会极其有限。上述几个原因也许才是真正阻碍黄河实施长期禁渔的关键。


西裝 乾洗 https://tailorauntie.com/zh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汪清资讯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汪清资讯网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