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电影封神三部曲是什么类型片子 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ysxm/10494.html 核心提示 从一名首饰店的小工匠成长为拥有数亿资产、享誉粤浦商界的企业家,浦城乡贤林利的创业之路写满了传奇。 20多年前,他从闽北浦城来到广东创业,先后创立了中山市信佳商业连锁有限公司、中山市金汇城商业有限公司、广东合颐控股集团等20余家公司。随后,他举旗创立了广东闽北浦城商会,成为浦商大家庭的掌舵人,又当选接任浦城县驻广东商会党委书记,在新的层面承担起了新的社会责任。这颗在珠三角冉冉升起的商业之星正在持续绽放光彩! 1 “把梦想烙在脚印中”——这是林利对自己几十年风雨历练的人生感悟。 近一米九零的身高,挺直的脊背和略带沧桑的面庞,蕴含着奋发向上的坚韧力量,矗立在人群中,林利总是格外引人注目。 1976年,林利出生在浦城管厝乡溪南的一个小山村,家中共有姐弟三人,家境相对宽裕。作为家中独子,孩提时的林利生性好动调皮。常言道,调皮孩子天资好。可林利的聪颖却没能反映在成绩上,他成天向往着窗外的世界,梦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山门去。在这种简单意念支配下,林利对读书总提不起兴趣,甚至还有几分厌倦。待1992年初中毕业后,林利就再也不肯上高中了。 父母万般无奈,也只好遂了儿子的意愿, 把16岁的林利送到城关一家金银首饰店当学徒。呼吸着城里的别样空气,林利显得格外激动,潜藏在心间的灵性也完全爆发出来。仅半年功夫,他就学会了金银首饰加工的全部技艺。更奇妙的是他原来与同龄相差无几的身高,却在这半年光景中蹭、蹭、蹭地突然往上蹿了十几公分,可谓手艺身高两长进。更让他觉得,外面的世界就是不一样。 半年后,学有所成的林利拜别了师傅,自立门户,在家乡管厝街面上开起了一家金银首饰店,带了两个徒弟干起了小工匠。 打金锻银可是个精细活。上世纪90年代的乡间,金项链是很时髦的饰品,上门光顾的客户大多都是打金项链的。而一条金项链的重量往往只有一钱约3克,首先要把这一钱重的金粒拉成细如发丝的长条,然后剪成一个个小段做成圈,再环环相扣连成链。整个加工过程必须目不转睛、全神贯注、一丝不苟。一条项链做下来要六七个小时,很考验人的耐心与细致。乐此不疲的林利虽然有时也会觉得眼睛酸涩有点累,但更多的是享受,每当看到客户对自己的工艺作品爱不释手时,他也会跟着陶醉。由于林利的工匠手艺好,小伙子人又精神帅气还热情,小金店一直很受三乡五里的青睐。 初心在方寸,咫尺见匠心。这个小金店不仅让林利尝到了用双手打造的甜头,同时更锤炼了他追求完美、勇于创新的工匠品质,为自己人生的梦想之旅迈出了稚嫩而踏实的第一步。这也坚定了林利的信念:相信自己,正视开端;只要肯付出努力,没有做不到的事。 2 正当父母家人对这个小有盈利的金店寄予厚望之时,不成想,林利干了两年之后却突然转行了。 原来,从小就心有所向的林利并不满足于小作坊式的小打小闹,他要到山外干更大的事情——出路出路,走出去了,总是会有路的。 当看到一户隔壁邻居靠烧砖盖起了洋房,成了村里的首富。不甘人后的林利心想,烧砖就是靠一些泥巴和煤,这不是很容易吗?“既然他能干,我不相信自己会干不过他。”于是在1995年初,林利就拉了几个伙计在亲戚的指点下来到浙江龙泉,很快找了一块黄泥地,办起了机砖厂,风风火火地干开了。 烧砖不比金匠活能在案前精雕细琢。这是个力气活,成天跟泥巴打交道,作业、吃住都在山野,苦累自不必说。烧窑请不起工人,几个伙伴就通宵达旦轮着自己烧。半夜遇到雷雨,大家就一起冲出工棚遮盖护窑。最要命的就是有时烧窑煤都燃起来了,却发现砖没码好,他们就要耐着高温和呛人的煤气,架梯下到窑中重新码过。下去一次只能坚持两到三分钟就要上来透气,然后在头上裹条湿毛巾,往身上浇一盆冷水再下去,一番折腾下来,一个个累得像狗熊。 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可这在当时的林利身上却没得到应验。 砖烧出来后,林利他们便撒开脚丫四处找买家。那时龙泉当地及周边对机砖需求量很大,市场蛮好,别家的青砖销量都不错,可林利他们的黄砖却卖不动,看客多,成交却很少。原来,他家的黄砖看似块头大但硬度低,用手一掰就会断,这是由于他们采用的黄泥土质太差,含沙量大,黏性不够,烧出来的砖密度低,粗糙,没硬度,有客户直截了当地说像“豆腐渣”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其原因就是由于当初缺乏经验,选址不严谨,对土质没讲究,认为只要是黄泥都行。 这下好了,面对一垛垛无人问津的“豆腐渣”,金砖梦彻底破灭。伙伴之间便开始互相埋怨,有两个干脆抬脚走人了。留下林利和另外一个伙计两人硬撑着这个砖窑,他们不死心还又往里投了一些钱搞技术革新改良土质,期望起死回生,可这谈何容易! 一天,林利的父亲从浦城专程到龙泉看望儿子,看到脱了一层皮又黑又瘦的林利时,不禁流下了心疼的泪水。他对林利说,“儿啊,我们回去吧,这钱你真是赚不了啊!”可心有不甘的林利执意留下坚守,他对父亲说,“爸,我钱投在这里,厂建在这里,现在是骑上虎背下不来了。” 就这样,林利又继续在机砖厂苦苦撑了两年,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——砖窑彻底垮了。 就这样,林利以头尾三年的宝贵时间和11万元的亏损为代价,为自己的年轻买了一回教训。 3 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。这次失败,给初出茅庐的林利打击是巨大的。他对无情的商海困惑了,他对儿时的梦想彷徨了,他对今后的人生也茫然了。怎么办?是就此趴下,还是继续前行?前行又往哪里行?正当他心情跌至谷底的时候,父母给了他莫大的安慰与鼓励:“东方不亮西方亮。只要你心里梦想不灭,就大胆地往前走,爸妈永远是你的后盾!” 本来由于自己的冒失,让父母损失了那么多血汗钱,正处在深深自责中的林利看到父母如此开明,顿时泪如泉涌,暗下决心,一定要用行动来报答父母! 上世纪90年代末,上海浦城商家五金建材生意做得热火朝天。心理平复的林利经过深思熟虑,也想去上海滩看一看。父母明白儿子的心思,于是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家中仅剩的3万多元积蓄,鼓励他在上海找回成功。 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。1997年林利带着父母的家底与期盼,踏上了北上的汽车,开始了新的寻梦之旅。 在姐夫林建武的帮助下,林利很快在上海落下了脚。天赐机缘,他找到了一间比较理想的店面,经营起了五金建筑材料。吃一堑长一智,有了前面的教训,林利经营门店格外稳健细心,对客户的需求、进货材质的把控、销售渠道的开发、服务质量的提升等都一丝不苟、认真对待,因而门店生意一直比较平稳。通过三年的辛苦付出,他终于挣回了7万元。虽然盈利不算多,但就是这三年的区区几万元,不仅为父母挣回了成本,更为自己找回了自信。此时的林利似乎悟到:只有跌到你从未经历过的谷底,才能站上你从未到达过的高峰。 4 随着上海新区开发建设旺季的见顶,林利发现门店后期的经营每况愈下,同行亦是如此,他意识到上海建材市场的黄金时期已过,必须见好就收,重新考虑出路。1999年底,他听朋友说,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,那里会有更多的商机。当年冬天,他果断放弃了上海的生意,只身来到广东寻梦。 初到广东,看着高楼大厦和茫茫人海,看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,林利显得异常兴奋。他立下誓言,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闯荡出一番事业来。 但面对陌生的城市,林利又有点茫然了:哪里才是我的立身之所呢?在朋友的指点下,林利在中山古镇找到了一处临时借住地。放下行囊后,他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到处考察市场,寻找商机。他根据自己的有限资金和经商能力,决计从小买卖做起,并告诫自己:第一步必须看准、走稳,不能有任何闪失,否则,“无毛鸡仔经不起烫”。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他发现古镇海州这个地方打工人群特别多,人流量很大,周边只有几间小杂货店,生意都非常好。他心想要是在这里找个合适的地方开个小超市应该不错。主意拿定后,他就整天骑着自行车穿大街走小巷地寻找门店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终于在古镇海州村胜利工业区十字路口,找到一间100余平方米的铺面,开起了一个平价自选小商店,取名“三得利”,意喻批发商、店老板和消费者各方都得利。 在当时的海州,人们习惯于传统柜台售货,这种明码标价的自选模式在当地尚属首例。一经推出便备受欢迎,整天顾客盈门,生意很是火爆。“三得利”的开张,表明林利在广东创业的第一炮算是打响了!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和预判,林利确信自选超市这条路在中山集镇走得通,且一定会大有可为。于是邀约来还在上海苦守建材店的姐夫林建武,一起联手干大的。果不其然,他们成功了。从2000年开始,他们采取滚动发展的形式,先后在中山古镇、小榄、三乡、横栏、沙溪等地接二连三地开出了10余家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连锁超市,推出了“信佳”品牌,成为中山市较具规模的连锁企业之一。 5 从落脚广东到起步探路,再到第一阶段战役的成功,初步显示了林利的经商天赋与才华,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他放飞更大梦想的胆识与魄力。这份魄力和激情支撑着林利在商海中不断扬帆远航,西就东成—— 2012年,林利在朋友推介下,签下了一个6000平的综合性商业城项目。不到半年,林利在商业城不仅赚回了70多万的投资成本,还与其他两个股东各分得150万元。 2013年,林利的产业已不局限于商场和超市了,开始走上了转型之路,把目光瞄上了连锁品牌酒店板块。因为他看到连锁品牌酒店这个概念只有在一线城市才会有,而在二三线城市还是刚刚开始。为抓住这个商机,艺高人胆大的他竟同时在中山地区签下三个维也纳酒店项目,一口气扎进了5000多万。经过紧锣密鼓地筹建,三家酒店在两年内陆续开张,并在不长时间内全部收回了成本。 2018年,以林利为主投资的位于中山古镇华艺广场的、拥有150间客房的亚朵酒店横空问世,这朵绽放在灯饰之都的炫丽奇葩,让商旅趋之若鹜。 2019年,由林利担任董事长的广东合颐控股集团成立,产业涵盖商场超市、旅业、民生地产、电子商务、品牌酒店管理和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,通过资源整合,走出了一条由要素驱动到价值创造,由传统行业到前沿业态的创新之路。 2020年4月,合颐集团在天猫上线优花良草旗舰店,主营中华传统健康美食龟苓膏,开始了电子商务方面的有益尝试。 2020年5月, 林利的合颐集团与上市公司周黑鸭品牌签订特许经营战略合作,合作范围覆盖广东省中山、珠海、江门地区及整个海南省,名列周黑鸭全国代理区域之最,将有超过100家连锁店陆续在上述地区开业,预计年营业额达2.8亿。周黑鸭辣动海南,标志着林利迈出了走出广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。 2020年9月,林利控股的合颐集团旗下的总面积9000平方米的广州黄埔萝岗科学城亚朵酒店盛大开业。至此,集团经营和管理的亚朵品牌和维也纳品牌连锁酒店已达10家,以2000间客房成为中山、珠海、江门地区拥有客房数量最多的酒店管理公司。 2021年,合颐集团在海南同时签下了一个亚朵酒店和一个维也纳酒店,目前已完成图纸设计,行将进入筹建、装修阶段。用不了多久,这对姊妹花又将在南海之滨绚丽绽放。 这就是林利的速度!对于未来的愿景,林利也早已开始运筹帷幄。 “原来都是跟品牌商合作较多,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。但连锁品牌总归会到一个饱和阶段”,林利的目标是要寻求新的领域,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自主品牌。“目前大致方向已基本框定,何时落地还需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前期功课”。 6 毋庸置疑,一路走来,林利是成功的。他的成功,来自于他对梦想的渴求,来自于他对信念的坚守,来自于他非凡的睿智,来自于他艰苦的付出,同时也来自于他那支忠诚的团队。 林利在广东的创业过程中,身边聚拢着一支强大的团队,特别是合颐集团成立后,员工队伍达到了600多人。这支队伍时常令他感到欣慰与荣耀。他说,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跟他干,就是自己信奉了一条用人法则,那就是“钱聚人散,钱散人聚”。林利认为,有人帮你是幸运,要学会心怀欢喜与感恩。当老板的不能只顾自己赚钱,一定要考虑合作者和员工的利益,做到利益共享,正所谓“有钱大家赚”,否则就会失去人心。 林利说,在创业初期,愿意跟老板一起“共苦”打地铺的人很多,一旦赚到钱了,一些人就容易满足而止步不前,不愿意再与老板继续“同甘”了。作为老板,培养一支能与自己既长期“共苦”、又长期“同甘”的精英团队是很重要的,所以他在选贤任能、建设精英团队、构建人脉网络方面也就格外用心。 在林利所经营的项目中,他都会拿出一些股份让给员工自愿参股,哪怕这个员工离开公司了,股份依然保留,该分多少还给多少;对核心管理层的精英骨干想参股却又没钱的,林利就会无息帮他们垫股资,等分了红再慢慢还;而对能提供资源可又拿不出钱的合作者,林利就干脆给他们空股。因为在林利看来,只要自身有价值且把位置放低了,就会像吸铁石,朋友甚至以前的陌生人都愿意转身过来与你为伴。这样人脉聚了,资讯多了,资源也就丰富了。很多商业信息、投资项目都是别人主动找上门推给他的,其中有熟悉的,也有不熟悉的,大家都是冲着他的人品、能力、口碑去的。还有不少精英骨干也是慕名而来,择桐而栖,聚到了他的麾下。 7 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经过长期的商海洗礼历练,林利的人生志向和创业情怀都有了很大的升华,眼光更远了,格局更高了,胸怀更广了,社会担当也更大了。 人在异乡都会想有一个归宿感。随着从浦城来广东打工创业的人越来越多,2009年,“广东闽北(浦城)商会”应运成立。崭露头角的林利众望所归被推举为商会会长。 万事开头难。作为广东闽北浦城商会的创始人,在整个筹建阶段以及初上轨道时期,赶鸭子上架、缺乏经验的林利可谓耗尽心血,费尽了心机。好在他天资聪颖悟性好,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,很快就进入了角色。 商会成立以来,林利一直坚守“缘聚广东,情系浦城”的办会初心,努力推崇“道相同,利相共,心相通”的商会文化,本着“企业有所呼,我们有所应;企业有所困,我们有所助”的服务理念,精心营建商会这个大家庭。 “浦城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。”这是林利最爱说的一句话。商会成立不久,很快就有600多人加入其中。作为这个“大家长”,林利把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给了商会。他说:“商会就是浦城人在广东的家,只要来广东的浦城人能在这里找到归宿感,再忙我也开心。” 处事干脆果敢,对会员、对乡亲、对社会充满关爱与责任,就这样,林利得到了大家的信任,在会长的岗位上,一干就是两届10年,留下不少佳话。 “一个晚上就建立起了爱心基金会”,这是不少商会成员记忆犹新的事。为了帮扶一些困难乡亲,一天晚上,林利召集同仁商议,商会应该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,得到大家一致同意。林利当即带头拿出10万元捐给基金会,其他同仁也立马响应,纷纷解囊,当晚就筹集到了60万元,基金会宣布成立。 商会也发挥了为会员、企业、资源搭建平台、发挥纽带作用。会员企业资金紧张的时候,林利亲自前往浦城,联系浦城农村信用社,对在粤经商的会员提供信用贷款,总计为36人授信680万元。 在林利和商会同仁、乡贤、乡亲的共同努力下,广东闽北(浦城)商会赢得了社会的认可。2019年12月,浦城县驻广东浦城商会党委举行换届选举。干完两届会长刚交班易帜不久的林利,又实至名归地当选了商会新一届的党委书记。 商会是一个连接企业与政府的社会组织平台,把党建工作融入商会工作中,有助于商会把握正确政治方向,引领和促进商会健康发展。林利十分清楚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。走马上任两年来 ,他挂帅的商会党委在基层组织建设、党员队伍建设、党风党纪教育、党史教育、红色之旅、驰援家乡抗疫、建党100周年“七个一”系列活动等方面都开展得有声有色,富有成效,受到各方点赞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,没有等出来的辉煌。“要把梦想刻在脑海里,更要把梦想烙在脚印中。”林利说,一步步走来,他所得益和秉守的就是一种筑梦精神,一种锲而不舍、追求卓越、勇于探索、敢于创新的筑梦精神:对事业的追求就是要敢梦敢想、高视阔步、永无止境;而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,却要脚踏实地、埋头苦干、砥砺前行。 (文章来源:闽北日报) 文章来源:闽北日报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